央视网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昨天(5月23日)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提出2023年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要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持续拓展网络基础设施覆盖广度深度,推进算力基础设施优化布局。2022年2月,中国全面铺开“东数西算”工程,有统计数据显示,算力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GDP增长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数字化渗透到中国的千行百业。深圳持续出台政策鼓励供应链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截至2022年底,93%的深圳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已开展数字化转型。
浙江通过数字政府、数字政务改革,以“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展现民生温度。
全国首个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多元化空地联运功能的跨省城市航站楼日前在苏州启用,“一站式”功能让旅客直呼便捷。
河南郑州则以数字赋能商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现代光影技术把不同时代的年轮投射在城墙上,为其披上了浪漫的辉光。
此外,数字中国建设还着力于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信息领域相关PCT国际专利申请近3.2万件,全球占比达3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7.5%。
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