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从沈阳企业家身上看信心

来源:沈阳网 2023-03-16 05:19

  编者按 盛会落幕,征程开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详细部署了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稳定市场主体等相关工作目标。新蓝图振奋人心。沈阳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了全面展现沈阳社会各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本报今起推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报道。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掷地有声,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敲下“定音锤”。

  我市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振了企业士气、发展信心,增强了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防锈包装:专心致志搞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身为民营企业家,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防锈包装”)董事长刘洪文深受鼓舞。

  开年即决战,年逾七十的刘洪文开年首日就飞往南方城市见客户、签订单、谈合作。“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刘洪文是我市较早一批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民营企业家,30多年来他带领防锈包装从一个几百万产值的小厂,发展成如今年产值数亿元,并在全国设有研发基地、分子公司的民营强企,这一切源于企业自身的“内驱力”。刘洪文告诉记者,过去一年里,不少企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止步不前,但防锈包装却在悄悄修炼内功——花费几百万元请来国内头部咨询机构,对企业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和战略调整。调整后,防锈包装对市场反应更加敏捷,对客户需求反馈更加直接。“市场竞争中,谁能够最快的对用户需求进行最快的反应,谁就能在大浪淘沙中活下来。”

  防锈包装过去的成绩得益于长期的坚持和专注,刘洪文坚信,“2023年国内经济已经‘抬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防锈包装将坚守深耕赛道、开拓市场的发展决心,奋力实现产值超过15%以上的增长目标。”

  西子航空:未来40年在东北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民营企业指明了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沈阳西子航空产业有限公司(简称“西子航空”)总经理顾宏波感慨,“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窝里。”

  作为扎根沈阳发展的南方企业,今年是西子航空总经理顾宏波被总被从杭州派往沈阳的第三年。“感觉沈阳每一天都在变化!”顾宏波眼里的变化来源于企业发展的“新发展”。记者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张新工厂的设计图摊放在前。“这是我们西子航空在沈阳的新布局,新工厂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工,现在进入设备安装、内部装修的阶段。我们5月份就要搬到新工厂了!”

  沈阳西子航空是国内行业巨头西子联合控股集团旗下重要的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美国塞斯纳L162飞机的零件,并参与了中国C919大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试片及碳纤维门体部件的生产工作。企业于2009年扎根东北,14年来深度融入沈阳航空产业实现自身快速发展。

  “2022年,我们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销售收入和经营性税前利润双双实现60%的增长,完成了公司的既定发展目标。”顾宏波告诉记者,经营态势的逐渐走好,也推动企业人数不断增加。去年,企业员工数量增加了50%,员工净收入也连续三年快速增长。“我们对在沈阳发展充满信心!”顾宏波告诉记者。

  精合数控:看准沈阳央地合作释放机会

  “大家要正确认识时与势、辩证把握危和机,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和‘民营经济有为论’,满怀信心,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作为。”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精合数控”)总经理李澄说道。

  李澄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沈阳市通过开展央地合作提升行动,深化拓展央地合作领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沈阳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引育壮大新动能。“这让具有央地合作基础的民营企业信心更足、底气更足、干劲更足。”李澄显得尤为激动。

  精合数控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航空地面设备、系统集成、机械零部件研究制造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首家钛合金3D增材制造商。过去几年来,精合数控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推进技术创新深入融合到企业发展中,使得其与不少驻辽中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这些中央企业在辽战略供应商。

  近一段时间以来,细心的李澄发现,无论是辽宁省政府还是沈阳市政府,都在密集与中央企业签约、对接,这背后意味着深化央地合作将成为沈阳市实现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关键举措,更是壮大沈阳发展新动能的难得机遇。“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要学会看准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央地合作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努力的参与到中央企业布局辽宁的行动中去。”李澄说。

  “随着各类战略机遇、政策利好持续叠加,沈阳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李澄期待中央企业与本地民营企业双方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抓住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机遇,开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益的合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编辑:xw0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