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四台子地区沿街有千余家商铺,今年初,一封举报区城管执法分局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以流程繁琐或办结时限长为由暗示商户送礼的举报信,揭出了部分商家的闹心事。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纪检监察干部于博、陈丽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走访200余家商户,逐渐打开了群众的心结,在大家的配合下,固定了60余份证据。5名执法人员因在管理商户挂牌、装修等方面存在“吃拿卡要”行为,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和处理,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坚持党风政风一起抓,“四风”和腐败问题一起治。沈阳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不懈净化修复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纪检监察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大数据监督和大数据办案
“双轮驱动”
年初,市纪委监委将2022年确定为“深化创新年”,力争打造一批在实践中破难题、在全省推得开、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创新成果。近日,市纪委监委的“探索以大数据监督深化正风肃纪治理”成果获辽宁省制度创新一等奖。从2018年至今,市纪委监委将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逐步深化为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拓展深化了大数据监督、大数据办案“双轮驱动”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处长魏星告诉记者,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政、医保、交通等重点领域,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比对分析,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并深度应用“数战宝”开展大数据办案,研发了“一键搜”数据查询和“一阳指”数据治理工具,为审查调查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民生、营商环境、粮食购销、招投标等领域,建设了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停车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一批专项监督模型,共立案143件,党纪政务处分164人,组织处理25人,留置16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挽回经济损失及收缴违纪款4600余万元,有力地守护了群众切身利益。”魏星说。
在推动主责单位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将监督模型转化为治理模型、嵌入行权监督治理平台的同时,市纪委监委还持续推动试点单位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要求,持续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完善行权监督治理体系,拓展行权应用场景,不断释放“两个体系”和“数字政府”建设的积极成效。
靶向监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不久前,市纪委监委通报了苏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路某某破坏监管环境、经营环境等3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靠山吃山、以权谋私等问题,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约谈沈阳市苏新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关键岗位负责人,通过纪法宣讲、思想教育、政策感召,促使5人主动投案。
“我们对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结,决不搞‘下不为例’,绝不能‘轻轻放过’,而是持续释放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郭妍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作为服务保障振兴发展的重要任务,靶向监督、精准监督,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今年10月末,共立案105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35人、组织处理305人,移送司法机关65人。
郭妍告诉记者,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已制发纪检监察建议80余份,推动解决思想观念、制度设计、机制运行、服务管理等深层次问题,着力净化政治生态。“比如,召开全市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大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针对破坏司法环境问题,督促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专项行动;针对破坏涉农营商环境问题,对有关单位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针对破坏执法环境、中介环境问题,督促市生态环境局制定营商环境廉政监督‘十项禁令’告知书,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在起底排查涉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基础上,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纾困解难主动作为,推动解决供水供气、拖欠农民工工资、减免租金、“不能办证”等问题11679个,推动清偿拖欠款33.5亿余元,兑现政府未履行承诺637条,纠正司法领域不当执行问题274个,推动拨付逾期执行款5790万元,纳入黑名单中介机构116个。
打好“微腐败”歼灭战
“微腐败”危害不小,体现的是“小权力”背后的“大任性”,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彻底治理。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着力打好基层“微腐败”歼灭战,把化解信访矛盾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采取纪信联动和全员包案包片等措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及时查处信访背后的腐败问题。
市纪委监委还将“微腐败”大清扫与重复举报治理相结合,对纳入大清扫的“三多”信访举报优先查、重点查、深入查、提级查,定期对今年以来重复5次以上举报的案件进行筛查和交办督办,重点推动查处和化解,并结合典型案例在基层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纪法教育,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漏洞,督促发案单位举一反三、查摆问题,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补齐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短板,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让群众真正满意。
此外,在打好基层“微腐败”“歼灭战”的同时,沈阳市还全面开展“阳光三务”,以公开防腐败、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赢民心,向老百姓“晒”出清廉,“晒”出信任,让阳光照遍所有角落,让腐败无处藏身。
记者手记
振兴大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市纪委监委深刻把握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把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务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体现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各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市纪委监委将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纠风治乱;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坚持团结奋斗,旗帜鲜明为党员干部撑腰鼓劲、松绑解困;坚持自我革命,在全市振兴发展大局中冲在前、干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